我院舉辦2024年中國現(xiàn)代產房安全質量實訓工作坊(第六期)及省級繼續(xù)教育項目“低生育率下產房救治及服務新模式培訓班”
2008年以來,我國現(xiàn)代化產房建設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醫(yī)護人員重視,面對當前生育率急劇下降的趨勢,人文服務質量的提升將成為經營好各級各類產房的核心要素之一。如何組建并不斷優(yōu)化產科MDT診療模式及產房的RRT建設是保障產房安全的關鍵。為積極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2021-2025年)》文件精神,由ApgarCARE® International-無痛分娩中國行提供學術支持,在南通市醫(yī)學會圍產分會領導下,“2024年中國現(xiàn)代產房安全質量實訓工作坊(第六期)”(以下簡稱“兩訓”)及《低生育率下產房救治及服務新模式》省級繼續(xù)教育班于9月28日--29日在南通市婦幼保健院順利舉行。會議由南通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導師、南通市圍產學會候任主任委員成曉燕主持。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雜志社、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雜志社副社長韓凌雁,南通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蔣銀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麻醉學科胡靈群教授,南通市醫(yī)學會會長王曉敏先后在開幕式上致辭。
韓凌雁副社長致辭
蔣銀華書記致辭
胡靈群教授致辭
王曉敏會長致辭
開幕式后,專家講座精彩紛呈,為與會者帶來了豐富多樣的知識和經驗。大會共邀請20余名省內外專家授課。上海第一婦嬰醫(yī)院奚曉紅教授以“母嬰RH血型不合的跨學科診療”為題,為學術會議拉開序幕。胡靈泉教授通過網(wǎng)絡授課,講述了模擬實訓對母嬰結局的影響,強調了模擬實訓不僅能夠提高產科醫(yī)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能夠提升產科危機管控的標準化和同質化水平,從而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齊魯醫(yī)院馬玉燕教授、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張玉泉教授分別結合臨床經驗進行了“雙胎妊娠延遲分娩”、“早中孕結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療經驗分享。
9月28日下午,專家們立足新指南,對新產程的管理進行分析和解讀。戴毅敏教授就“產后出血救治流程的建立”做了充分授課,從產后出血的定義、發(fā)病機制、危險因素、診斷和治療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他強調了產后出血救治流程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成功的病例。他希望學員們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嚴格按照新指南的要求,提高產后出血救治的效果。胡燕教授指出產婦情緒管理在圍產期中的助力作用,并從心理學的角度,強調了產婦的情緒波動對產程和產后恢復有很大影響。哈佛麻省總院王景平教授介紹了美國產科模擬人訓練的現(xiàn)狀。他表示,模擬訓練是提高產科醫(yī)生臨床技能的重要手段,國際上已有很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他希望通過這次講座,讓學員們了解到國內外產科技術的差距,激發(fā)大家學習的熱情。隨后,曹春裕副主任醫(yī)師和于紅教授分別就絨毛膜下血腫的診療策略和妊娠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診治進展進行了講解。他們結合自身的研究成果,詳細介紹了這兩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進展。
9月29日,劉銘教授對“早產的管理”進行精彩分享,他強調了降低早產率,提高早產兒存活率,減少早產相關嚴重并發(fā)癥的重要性。王志堅教授、蘇敏教授、陳麗教授針對產科危急重癥管理、凝血功能障礙和感染的診療及多學科管理進行授課。古航教授對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王冕主治醫(yī)師針對“妊娠合并宮頸機能不全”是否環(huán)扎以及環(huán)扎時機、方式與大家進行探討。高美琴教授則將目光聚焦于孕期睡眠障礙問題,強調孕期睡眠障礙可能會導致不良妊娠結局。
當天還進行了“兩訓”模擬實訓。實訓通過高仿真智能分娩模擬人系統(tǒng),圍繞新生兒黃疸及核黃疸、產后頭痛、產后出血、早產與早產兒等病例,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互相融合,帶動學員進入真實案例場景,考察學員的應變能力、團隊協(xié)作、溝通交流等綜合素質。“兩訓”課程得到參訓學員的高度評價,學員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培訓,他們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知識和技能,還對產房安全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產科醫(yī)療是一份充滿人文關愛的事業(yè),揮灑的汗水、付出的心血、無悔的奉獻,全憑心中的那一份執(zhí)著,源于對每一份生命的敬重!南通婦幼將為通城準媽媽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愛的產房世界,愿天下的母嬰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愛,在這里延續(xù)?。ü└?: 產科 )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